读《亲爱的安德烈》

工作后,书读得少,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懒。

前段时间换了工作,更是极少去翻闲书了,真心怀念那些泡着茶,捧着书就是一个下午的日子。

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脑子里会突然闪出一些句子,让你觉得很熟悉,但是又想不起在哪里看过。如果不嫌麻烦,就会想着Google下,揪出来源。而我脑中闪现的句子,Google后发现,出自《亲爱的安德烈》: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几年前刷过龙应台的“人生三书”:《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最开始入坑的便是这本《亲爱的安德烈》。这次算是二刷了,大部分人应该是不大愿意二刷一本闲书吧,毕竟看过后就看过了,新鲜劲过了,没有二刷的必要,可是我发现我有二刷的毛病,有时候会很好奇,想要看看那些我读过的书里面,哪些可能是我错过的精彩,就好比你走过了一段路,自以为一览无余,风景全收,殊不知,重新走一回时,发现原来还有很多你不曾留意的佳处,当然这也跟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幽梦影》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信矣。

好,不矫情了,回归正题。

整本书主要由两代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构成,但是不同于《查令十字街84号》,这些书信是母亲与儿子约定一起写的专栏,中间免不了诸多修正,这些修正虽然可以让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清晰,但是不免少了《查令十字街》的随性与自然,好比你写日记,多注重个人情绪的抒发,而写公开的文章,总还是有点收敛的。不过看这些书信,会感觉到MM与儿子之间对于很多事物不同的看法,你会发现,关于音乐,关于国籍,关于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关于归途,关于香港,关于Kitsch,关于中西方的教育……同样的一件事,在两代人,甚至两国人的眼里,竟是这样的不同。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

  • 如何处理冲突?

    我希望我的孩子敢为自己的价值信仰去挑战权威,但是有些权威可能倒过来伤害你,所以我应该怎么教我的孩子对“威武不能屈”而同时又懂得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可能吗?

  • 麻烦与女孩子

    可是,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因为,清纯静美,白衣白裙别上一朵粉红的蝴蝶结——谁抵挡得住“美”的袭击?

  • 左派杂志“反柏林”

    苏联抵抗纳粹的战线有两千公里长,牺牲了两千万人的生命──我们感谢苏联红军的英勇。

  • 美好时光

    人与人之间,有语言,没有交流。

  • 成长

    长大的男孩不哭。

如何处理冲突?

为什么会有冲突?

我的感觉是沟通的双方在某些点上的认知不同,从而导致了冲突。

冲突一定是有害的?

当然不是,理清各自是在哪个或者哪些点上出现了分歧,反而可以促进双方对于事物的认知,真理越辩越明。

那这样看,貌似冲突也没什么可怕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如此理性的处理冲突,大部分,特别是自带ego的人, 都有“mine is better”的固有理念,我也是啊,认为我的才是对的,你的不对。这种情景不限于学生与老师,长辈与晚辈,上级与下级之间,毕竟有效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平等与尊重,而大多数情况下的沟通都不满足这个前提,更多的是,出现了冲突,人们想的是如何说服你,让你认同我,认同我的才是对的,或者干脆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对方,连沟通的机会都不给。比如书中提到的那位说安德烈“嗑药”的老师。

针对这种情况,MM写了这样一段话:

人际关系,其实往往是一种权力关系,从老子、孔子到苏格拉底都曾经思索这个问题。你的英文老师对你所造成的难题,只是一个小小的训练吧,譬如说,在你决定上课睡觉、不写作业之前,你是否思考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是否思考过,用什么语言才能够和他沟通?又或者,什么形式的“反叛”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或者灾难?你是“谋定而后动”还是“暴虎冯河”?你想要达到什么?你的逻辑是什么?

我的感觉是:多点思考,少点第一反应,以逼近事实真相本身为沟通目的,同时做好随时修正自己认知版图的准备。

毕竟,有些人的出现,就是为了刷新你的认知的。

虽然我这么说,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个很容易不理性的人,惭愧。

麻烦与女孩子

女孩是男孩的“麻烦”,嗯,漂亮的女孩子才是“麻烦”,长得丑的,是“嫌你烦”。

面对失恋的儿子,MM举了歌德的例子,说了个道理,我觉得后面的那一段写的很好,记录下:

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所有经历的快乐或者悲伤,好比阳光与雨水,真实地滋养着你,虽说人生的主张是追求快乐,规避痛苦,但是这短短一生,未曾经历过痛苦,哪里懂得快乐的难能可贵?

莫名想到《富士山下》那句歌词:要拥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当然,我才不是什么认同“痛苦就是财富”的老古董,如果这颗柠檬很酸,那就榨汁后加点蜂蜜吧,总有方式可以变得更好的,是吧?

左派杂志“反柏林”

这里提到了左,右,作为一个政治白痴,直引书中的来源解释:

法国在大革命期间的国会里,支持王权和贵族的人坐在右边,主张改革的坐在左边。

虽然这部分看得云里雾里,但是德国的开放却是让我很触动。是的,在中国,如果有个杂志叫做“反中国”, “反北京”,估计早就被查封了。

苏联,从二战时期的德国人来看,其实是敌对方,但是他们怎么评价苏联的?

苏联抵抗纳粹的战线有两千公里长,牺牲了两千万人的生命──我们感谢苏联红军的英勇。

一个国家,能容下多少异见,便有多大的气度。

在这一点上,德国真的远超日本很多。

美好时光

安德烈的美好时光:

很多人喜欢去热闹的酒馆或者跳舞,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跟朋友在一起,不管是一个安静的小酒馆,或者只是一个无聊的阳台,从谈话里一点一点认识你的朋友的思想和心灵,或者言不及义大笑一通,是我觉得最自在的时候。

我最享受的事情,譬如说,在徒步区的街头咖啡座跟好朋友坐下来,喝一杯意大利咖啡,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觉风吹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窄巷。

人和人之间,不能只有语言,没有交流。

对于朋友,你愿意花时间去交流,约出来,坐在一起,聊聊天,闲扯或者吐槽都可以,为了聊天而聊天,不带有任何其他目的,是忙碌生活中极为享受的一件事情了吧。在沟通中重新认识你的朋友,而不是换个地方玩手机。

成长

MM问了儿子好一些问题,譬如: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最同情什么?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

儿子一一回复后,“投桃报李”,也抛出了几个问题反问MM:你如何面对自己的老?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 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你恐惧什么?

双方彼此坦诚,互问互答,有来有往,这真的是极好的沟通方式。我认真思考后,慎重选择了要问的问题,你也认真地思考,然后回复,真正深度的交流。

什么是成长?

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的能力,都是成长的标志之一。

可是做到能独立思考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老天啊,我笨啊,我傻啊,智商不够用啊。

又跑题了。

就到这里吧,该敲代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