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舍文集》《边城》《围城》

这三本是17年夏脱产在家那会,约朋友一起看完的,整理文档的时候,把三本的读后感简单整理了下。

老舍文集

300多页,整本书含话剧《茶馆》,《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等7部小说,15篇散文。

读完后什么感觉呢?

没什么特别的,更多的是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吧,同时对那个时代多了些了解。

对于这类文学书籍,我曾经的阅读原则是快读就是王道,但这次我没有,反而选择放慢,所以读《茶馆》的时候,我会惊讶于王利发的精于世故,常四爷的硬气如初,看《正红旗下》时,我会想到原来100多年前北京的风沙已经很严重,对大姐夫家那一群人的行为感到可笑又可气,看《微神》时,被老舍对于美好初恋的描写所感动,也为他年少时屡屡不曾吐露心事而生气,既是那么喜欢,为什么不表明心迹?也心疼《月牙儿》里面的她,而《我这一辈子》,则让我对巡警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寻着蛛丝马迹,自己硬是将《正红旗下》里的定大爷的原型与《宗月大师》牵在了一起。

大抵上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入的,足够的观察,才能写出让读者共鸣的文字,那些文字在某种层面上其实也表达着作者本人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只是这样一个热爱自然,懂得生活美好与苦涩的人,最后为何会选择投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搜了下,发现原来真的是不能仅凭一些文字就给一个人盖棺论定,文字只是他的一个方面,而现实生活中他的所作所为才是其自身价值观的写照。了解了下老舍的个人生活,然后明白,作品和人是要分开的。

沈从文《边城》

喜欢这个简单而美好的故事,虽然最后的结局并不是那么的美好。

故事发生在茶峒,主线是翠翠与大老,二老之间的感情发展,但是通篇里面,作为渡船人的爷爷戏份却是最多,想来爷爷这样淳朴耿直之人现如今怕是太少了,而翠翠那个年代的爱情,怕也仅仅停留在那个年代了。看书的过程,更多是像在看一部很舒心的老电影,看那个时代一个小镇上的风俗人情,记得书中提到若是欢喜一个姑娘,就每天夜里在对溪高崖上为她唱歌,唱上三年零六个月。二八年纪里,对爱情的懵懂与憧憬,会让一个人心甘情愿去做些外人看起来很傻的事儿吧,而对于当事人而言,却是甘之如饴,恨不能久久如此。在这个人人被娱乐信息轰炸的年代,手机已经成为个体的一个部分,还会有人愿意夜夜在对岸,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唱上三年零六个月吗?

钱钟书《围城》

是二刷了,第一次看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整本书看下来,越看到后面心里越闷闷的。

最喜赵辛楣,唐晓芙。

赵辛楣出场并不夺人,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真是让人越来越喜欢。单恋二十多年的女神跟别人结婚了,他去参加婚礼,心里难过,面上却平平静静,待见到新郎,却又失望至极,怕是不明白女神的择偶标准竟是如此。后面跟方一起去三闾大学,一路同行中,他的处事态度与待人方式,也是让人刮目相看,情商很高。后面在校教学,因汪太太一事而离开,远赴香港,也是走得干干脆脆,及至苏文纨来港拜访,临走时告诉他,自己近来爱读他写给她的信,他的态度呢?他对方渐鸿说她可笑,看到这里,我也不得不佩服,女人大半喜欢显摆他人对自己的爱慕,只是她忘了那爱慕也多跟食物一样,有保质期的,过期了的食物硬是要拿出来在当事人面前显摆,也是够够的了。

唐晓芙出场并不多,戏份算少的,可是少而精,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这样直爽的姑娘没人会不喜欢吧。

也许我喜欢他们俩,是觉得他们活得坦率,不拧巴吧。

方渐鸿作为主角,可却并不讨喜,至少我个人是不大欢喜的。在对待异性上,颇有来者不拒的作风。从鲍小姐一例中可见端倪,而苏文纨呢?他并不爱她,却也不拒绝,最后逼到急处,不得不开口。假定当时他并没有遇到唐晓芙,会不会就这样让苏一直误以为自己也是有意的,半推半就,享受着“高冷美人”的爱慕?幸得唐晓芙并未嫁他,孙柔嘉,呃,我并不喜欢这个姑娘,套路有点深啊。后面他们结婚,常常争吵,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看到后面会觉得,这城,又何尝不是他们自己要围起来的?

End

去整理一些曾经写的小段小段笔记,会发现原来此前的人生并不是那么的虚度,记录真的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