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一位编辑写的书。
作者郝明义,看完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已年过六旬的老人家,生于韩国,长于台湾。
习惯性搜下了作者的“部落格”「台湾人称blog为部落格」,内容挺多的,记录了很多作者成长中发生的事情。
全书共七个部分,内容不多,也许是因为我仅仅把它当成甜食阅读来看,观其大略,过眼不过脑,所以觉得读起来并不费劲,现在想想,按照作者对阅读的分类,这应该算是蔬果阅读。
简单缕缕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提到了学校带来的困惑,说的是台湾教育中,学生,家长对于教科书的过分看重,一味填鸭式教育,还对比了西方国家与本土教育的差别,作为应试教育的一员,虽然觉得作者对于应试教育部分说的有些过于严重了,但是看的时候还是觉得那种多度食用兴奋剂的阅读结构确实很有问题。这部分比较有印象的是提到了朱光潜。
朱光潜的《谈读书》:
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趣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而我目前的阅读习惯基本就是随性,自然就容易畸形而不自知。阅读好比饮食,长期吃甜食而不是有规律的吃正餐,对身体自然是不好的。阅读长期随性,容易养成泛泛而读的毛病,对脑子自然也是不好的,容易营养不良。不过有些时候不得不说,有些书,你即使很早就开始读,你读不懂也读不进去,读者在挑书的时候,作者也在挑读者。那是不是读不懂的就不读了呢?作者在后面给出了答案。
泛观博取,不如熟读而深思。
第二部分将阅读对比饮食,提出了四种阅读: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甜食阅读,强调阅读也要营养均衡,不可偏食。对这部分,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作者提到在北京吃的那份’甜烧白’。
好的阅读习惯,自然是越早开始培养越好,但是迟了也总比没有开始的好。
第三部分网络上的那些事,抛出一个问题,网络对于阅读的影响,特别说了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网络让人远离了阅读,作者引经据典,提出“阅读越是方便的时候,我们越不想阅读,人性如此,从来如此,和网络无关”。作者对于网络对阅读的影响持乐观态度。
第四部分,越界的基础,举了《天龙八部》里面鸠摩智的例子来说明精彩的小说是三十万字写三十个字。其实我不是很懂这部分跟越界有什么关系,作者认为,一个人应该读小说,读诗,读哲学,读历史,看图像,读漫画,当然,还有网络时代的影像作品,比如电影。老人家还贴心的给出了入门哲学的方法,谈到读历史部分,提到了《资治通鉴》,好的书籍也是挑人的,以我现在这浮躁的心态,怕是看不进去的。如何练习读精彩的小说?作者推荐了张大春的《小说稗类》,我想不管推荐什么,还是自己多读读才有感觉吧。
好看的小说,第一句话,第一页就告诉你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
第五部分,一些工具,具体指的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利用好零散和整块的时间来阅读, 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大脑,利用书店,定期处理藏书,善用图书馆等等。这一部分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到了recollect,大脑不能仅仅是remember,应该留有更多的空间来做recollect,把需要记忆的信息收集整理,在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强调大脑的组织能力而不是存储能力。
第六部分,说到了四种读书方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朱熹的“熟读精思”,苏东坡的“八方受敌”。苏东坡年少读书,很多书都是读好几遍。果然大家的养成,也是时间和精力的积累,谁都是从零开始,只是有些人开始的早,启蒙时养成的就是高手该有的习惯,后面顺着路子走,自然越走越顺。对于自己暂时看不懂的书,作者提出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看不懂就远离,连滚带爬先过一遍,读不懂是正常,有疑惑才有收获。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大圆的话,阅读是使这个圆更圆满的很重要的一环,但绝不是唯一的一环。
少读一点书。瞅瞅别人家的孩子,六祖惠能,从来没读过书,就开悟了。
第七部分,跨越七道阶梯。作者给出了一些方法。这里提到的第一桶金,我觉得应该算是先精通了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个极小的点,修得了一定的专门学问,然后才随性而行,泛观博取。只有开出第一条路,才不会在诺大的密林里迷失。
说说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做了什么。
搜了下甜烧白是什么,然后看上海哪里有卖的。
搜了中国的那些山水人物画,发现故宫的官网上,可以看种类繁多的中国字画,只是放大和缩小时,体验太差。
下单将《宋词三百首》,《天龙八部》加入了购物车,本来想加入《带子狼》,贫穷限制了我。
又去刷了下97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
果然读一本书要花好多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