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何家会伤人》

带着好奇翻了这本书, 被书中某些地方触动到.

人与人是不同的, 但人与人又都是相似的.

我们都渴望构建亲密关系, 我们也都害怕受伤. 难受的是, 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既受了伤, 又没能构建好亲密关系.

还好, 我们可以自省, 可以改变, 可以进步.

有药, 能治, 不怕 : P

读完后, 按照整本书的结构简单整理了下笔记. 基本为章节摘选. 鉴于自己健忘, 这份笔记也算是给自己时不时提个醒.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伴侣的选择

人生因为有了选择才有意义。

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

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

其实,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理想父母都有一个特点:能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在恋爱前期,我们会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或者用直白的方法,或者用狡猾的方法,总之都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论你做什么,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

蜜月期过后, 两个人的距离近到不能再近时, 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这是考验一场恋爱的关键时期。要想超越这个艰难时期,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才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恋人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在恋爱中,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客体”,而自己也做了“好的客体”,那么双方就会进一步成长,真正从孩子变成成人,从对父母原型的执着化为对情侣的爱。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我们总是在循环,但只要你去努力,就有机会打破这个循环。想要得救, 我们就必须自己去努力. 除了要学习无条件的爱,也要学习分离。

伴侣之间的理解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理解伴侣的三个常见误区:

  • 揣测

    我们常常只知道配偶会“说什么”,但却根本不理解配偶说这些话时的感受。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相信对方的感觉.

  • 评价

    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评价是阻断交流的最常见原因。

    “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 出主意

    我们容易认为,配偶遇到了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但实际上,配偶是想交流感受。这种思维上的错位也会惹出很多不愉快。

综上: 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家庭规则与工作规则要分开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

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不止成功人士会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在单位里总是被控制、受人气的人,自己又特别在乎权力,那么,回家以后,就容易把气撒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并有可能显示出更极端的控制欲望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补偿

多数的婚姻关系中都存在着“婚姻战争”,双方无论在恋爱阶段多么爱对方,一结婚后就会有意无意地去抢占“制高点”,控制对方并怕被对方控制。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男人身上,因为男人更渴望成功,成功也成为衡量他们价值的标准,而这种衡量势必要与他人作比较。[在外跟同事朋友比, 在家跟老婆比, 累不累?]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会产生最常见的两种问题:

  • 糟糕的婆媳关系
  • 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些问题会导致一些不健康的关系模式:

  • 烦丈夫, 爱儿子
  • “没”丈夫, 爱儿子
  • 太愚孝, 轻妻子

夫妻关系是家中的 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分离是生命永恒的主题

镜子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你看着它们时,你也在它们的镜面上留下了镜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

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妈妈的注目一直在,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与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得很少,而且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

在中国,常见情形是,妈妈这面魔镜是否打开,关键是儿童能否让魔镜高兴,因中国的妈妈第一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第二即便有这一意识,但因与自己的感受缺乏链接,而难以给孩子的感受以确认。这一确认,必须是身体对身体,心对心,而不是头脑对头脑,语言对语言。

缺乏存在感的孩子,会更顺父母意,因为他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

相反,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

在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我存在,你也存在。这一刻,就是爱。

成为你自己

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

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喜欢使用奖罚手段的父母和老师,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那样孩子就是他们意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但依照摩门教的传说,这就是行使撒旦之事

分离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成熟的分离是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人的一生中, 会经历三次重大”分离”:

  • 分娩: 出生

  • 与妈妈”分手”: 婴儿三岁前

  • 与家的分离: 从幼儿园到成人

    在与家分离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幸能碰上这样一种人——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这是一种无缘无故的爱,这种爱就仿佛是我们生命中的烛光。给你留下温暖,会让你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

俄狄浦斯期[俄期]

3~6岁.

要顺利地度过俄狄浦斯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尊重他的独立性,尊重他的自我感觉。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 承受挫折的能力, 会比较弱. 会习惯性地以为,他可以靠别人实现他的愿望。

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溺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成败体验

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每完成一个他认为的重大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体悟到无形无质的爱,便会知道,爱是有灵魂的。但若体悟不到这一点,灵魂层面的爱就沦落为需求被满足的层面。

看不到灵魂的存在,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

密不通风的爱源于自私

孩子长大了,会渴望独立空间,渴望伸展自己的手脚,尝试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

但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他们心中,孩子就是永远不懂事的小孩,永远不知道怎么做事的小孩,他们得时时刻刻为孩子的一切事情操心。用密不透风的爱为孩子的“所有问题”操心。

这种爱的背后,其实有一种恐慌:一些家长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倾向,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规律。

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其实置换了焦虑的内容。

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要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精神分裂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他最为重要的感受,却被周围人纷纷说,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是相反的样子。

假若一个家庭是极端家长制的,那么故事常这样发生:权力狂(常是父母,偶尔是家中的长子或长女)极力向下施加压力,让别人服从于他。

在严重重男轻女的社会,一个女性,也容易有这样的结果。她的痛苦,不能到任何地方诉说,每个人都会用一套奇特的、绕了很多弯的逻辑来告诉她,别人没有错,错在你。

最可怕的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说,虐待你的人是爱你的。

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他们的痛苦感受是多么真实,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说。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太听话的青少年

我们的文化中,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

青春期的叛逆, 其实是青少年在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试图成为他自己。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有了这个“自我”,他们就会有较强烈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不需要监督也能有很强的动机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标。

“听话的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

  • 叛逆期推迟
  • 缺乏生命力

乖孩子易抑郁:

抑郁情绪均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抑郁情绪。

善于处理的人,通过向别人倾诉、宣泄、自我调整等方式,将这些抑郁情绪化解出去了;不善于处理的人,将抑郁闷在心里,闷得多了,就发展成了抑郁症.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父母与孩子构建感情链接:

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感情链接,是最真切的链接之一。但中国人羞于谈感情——其实是内心对爱绝望.

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链接。语言层面的链接,很容易就成为父母发出语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从父母的语言。这就是听话。

听话不听话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都能感觉到和你在一起.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作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孩子成了父母证明自己的工具, 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一个人。

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情绪, 而父母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孩子。

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改变方法:

  • 给孩子空间
  • 自我成长
  • 进化爱的方式

安全岛

对于一个幼儿来讲,父母的无条件和积极关注是至关重要的成长因素。

他们无条件地爱他,不向他提任何要求,也不谴责他,他们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而爱他、呵护他,无论他有什么缺点。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安全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安全感会逐渐沉淀为一种潜意识。有了这种潜意识的成人会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他们很少猜疑别人的心思,但如果有明确的理由告诉他,一个人不值得信任,不值得爱,他们会坚决地离开这个人,而少做蠢事。

安全感强的人不会太关注别人的消极信息。

被动攻击

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假若孩子心中有了不满,但却又被禁止表达,那么他们就会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被动攻击”,即孩子有意无意地做错一些事情,然后惹得父母特别生气。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

客体关系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什么?

就是心中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我”的评价。其基础就是,我们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

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

但这并不是说, 你的客体关系模式就不可改变了,它当然可以改变,改变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

快乐的三个层次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在他的书中提到:

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 竞争式的快乐, 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

  • 条件式的快乐, 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

  • 无条件的快乐, 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着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想获得无条件的快乐,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学习。

认识并接受真相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

这些人生的真相,一旦发生,就已注定不可改变。你若想否认这些事实,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冲突负责。

孩子们的爱是无限的……通过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联结在一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成熟的爱要求孩子们从家庭的牵连中释放自己,不再重复那些有害的事情。

中国式家庭

被扭曲的感受

存在等于被感知。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这般存在着。

被看到, 必须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而不是头脑对心,更不是药物对心。

感受没被感知, 有三种常见方式导致:

  • 忽视

    极端忽视,会导致极端的不存在感,它集中体现为一种致命的羞耻感——生而为人,对不起。

    极度可怕的忽视,会导致一个极度矛盾的状态:我无比渴望被你看到,不被看到等于死,可被看到的那一刹那,我也觉得要死。

    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关系意义上的链接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

    本质上,融合意味着小我的死亡,但一般的过程是,有一个清晰的小我,托着自己与别人建立关系,不断在关系中感受彼此,信任越来越深,突然间感受到彼此,并在那一刻放下防御,小我死亡,而最亲密的关系建立,一个包含着“我与你”的关系性自我建立了。

  • 双重矛盾

    你既不能做 A,也不能做 -A。

    双重矛盾的源头,是一个人内心的分裂,也即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

  • 僵尸化

    意思是, 父母希望你一动都不要动,你的活力仅体现在执行父母的意志上。

如何破解不被感知的困境?

信任你的感觉。

你可以自己去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特别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你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碰触自己的感受。

勇敢地去爱是必不可少的。爱,特别是爱情,能全方位激发你的种种感受。

爱情象征着美好,情欲点燃的是生命活力。哪怕爱情中不断受挫,但生命会是丰盛而绽放的。

在爱中的,大胆地去爱吧,哪怕被玫瑰刺得鲜血淋漓。

你的身体, 他人的奴隶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提出了真自我与假自我的概念: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他人的感受而构建。

假自我者总有一种感觉,外部世界不友好甚至很残酷,所以必须辛苦地应对,不管人还是事。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让个体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活力是每一个生命与生俱来的它要向外界伸展自己,索要存在空间。

若有一个高质量的母子/女关系,儿童的活力会被接纳,于是得以伸展。

愚孝

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只知索取的父母进行无限付出的“愚孝”呢?

最简单的答案是,这是他们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无须迎合

迎合者的武器是内疚:

歉疚感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一种感觉,尤其是,有人替我们做了我们本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后,还巧妙地想给我们留下歉疚感,这会令我们感到非常愤怒

迎合者越努力, 被迎合的人, 越想远离, 这样就可以少一些歉疚感。

爱的六个谎言

  •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 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

    独立成长是源自生命的冲动。

  • 婆媳关系

    不是婆媳二元关系, 而是婆媳与儿子的三角关系, 关系的核心是儿子。

  • 嫉妒

    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

  • 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

    爱情,尤其是激情式的爱情、让你非常有感觉的爱情,其真正动人之处,并非是幸福和快乐,而是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的诱惑是无穷的。

    一次激情式的爱情,是治疗自己童年创伤的最佳机会,因为它会完美地再现童年关系模式的绝大多数感觉,可以让自己借此意识到自己的诸多问题,但前提是,你必须反省,必须主动借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

    假若你因某个亲密关系而伤痕累累,那一定不是爱让你伤痕累累,而是“假爱”令你伤痕累累。

    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

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

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小结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包容。